3月30日,由北京市欧美同学会和朝阳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举行,以“新质生产力:从势能到动能”为主题,展示海内外留学人员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进程中的卓越洞见、独特优势和创新成果。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北京市欧美同学会会长闫傲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姚檀栋,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张健,北京市科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朱建红,朝阳区委副书记、区长吴小杰,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韩雪,区委常委、副区长、中关村朝阳园党工委书记(兼)舒毕磊,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超,中关村朝阳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娄毅翔等领导出席活动。
闫傲霜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北京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着力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取得了一批突出成果和进展。北京归国留学人员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前沿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创新经验,是我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领域重要的人才库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希望广大归国留学人员继续发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创新能力,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和创新创业活动,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更多突破,做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先行者。立足北京,放眼全球,做国际科技合作的实践者,加强全球科技合作,整合创新要素,为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吴小杰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朝阳区紧密围绕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全力引才、大胆用才、倾心育才,先后推出“凤凰计划”、国际人才创业大会等一批支持措施,陆续建成望京留学人员创业园、ITEC创新创业园等一批孵化基地,区内人才总量超过155万人、占全市20%,外国高端和专业人才占全市50%,形成了区域高质量发展与人才创新创业“双向奔赴”的生动实践。此次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是朝阳区服务北京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务实举措,通过“成果发布—主旨演讲—圆桌对话”的立体化交流模式,集中展示留学人员的产研成果和创新案例,并通过大家的卓越洞见、前沿观点,为首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加多元的思路、注入更加澎湃的活力。未来,朝阳区将始终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人才发展,深度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让留学人员创业无忧、创有所成。
论坛上,《北京归国留学人员蓝皮书》首次发布,系统梳理了北京地区海归人才流动的趋势和创新效能图谱;中国北京(望京)留学人员创业园海外联络站英国站和意大利站正式揭牌,联络站将深度链接意大利科创之城那不勒斯,英国剑桥、牛津等国际顶尖高校和区域科创资源,在人才、学术、产业、创新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宽国际化招商引才渠道,构建国际合作的全球网络“朋友圈”,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在主旨演讲环节,6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问题“如何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进行了演讲。在圆桌对话环节,参会的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智慧农业企业等留学人员创业者、企业家围绕“科技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展开对话。
更多相关人才政策请关注:北京朝阳经济开发区:http://bj.taxs.vip/park/view.html?id=9782
来源:北京园区招商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