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数据统计,今年1至6月,昌平区新设经营主体26818户,位列全市第一。

走进区政务服务中心一层,企业工作人员正在窗口前有序办理企业设立登记、变更登记等市场准入业务。依托“容缺受理”“跨省通办”等便捷机制,在确保审批合规的前提下,窗口办事效率显著提升。在后端,一件件营业执照正在被妥善打包,即将免费寄往企业主手中。

目前,各项政务服务已实现“全程网办”,借助“高效办成一件事”机制,企业不仅可以快速办理市场准入业务,还可以同步办理税务登记、行业许可审批等多部门业务。一件事一次办,减少线下跑腿,大幅节省人力物力成本。
而在服务窗口,市场工作人员也围绕登记注册、便捷迁入、政策解读等七大环节,为企业注册及后续发展提供着便捷细致的全周期服务。
刚刚办理完企业迁入事项的工作人员杨春雨表示,“明显感受到这里业务办理很快捷,我们可以通过线上办理各类业务,在线下窗口也有工作人员高效引导,帮助我们快速完成了跨省迁移,顺利入驻到昌平。”

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底,昌平区新设经营主体26818户,位列全市第一,同比增长74.95%。其中新设企业23699户,位列全市第一,同比增长97.39%。存量主体242847户,位列全市第三,同比增长7.60%。

我区新设经营主体数量迅猛增长的背后,离不开持续升级的服务理念与创新机制。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不断优化服务供给,健全受理机制,全面促进经营主体的快速准入与培育壮大。
区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科工作人员侯佳子介绍,“我们全面整合经营主体登记、食药审批等122项政务服务事项,统一由登记注册科受理审批,在全市构建起统一的行政审批服务体系,切实服务好各类经营主体在昌平顺利落户。”

目前,我区共设有四家,办理准入手续的登记注册服务窗口,分别是区政务服务中心、科技园区登记注册分中心、“回+”双创社区登记注册分中心、生命科学园登记注册分中心,方便经营主体就近办理业务。其中,区政务服务中心周六上午提供延时服务,便于企业周末办理紧急事项。“回+”双创社区登记注册分中心根据回天地区青年人才聚集的现状,专设了“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窗口”,更进一步优化初创企业办理体验。
针对企业规模和行业性质等特点,市场监管部门提供差异化服务。一方面,高效服务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创建了“三专工作法”,组建重点企业服务小组,为大型企业入驻我区提供精准保障。
今年以来,区市场监管局成功助力中国石油、中铝集团、葛洲坝集团下属子公司等140余家企业快速在昌平落地。同时,切实理解小微初创企业生存需求,通过集群注册服务模式,免除独立办公场所租金、物业等成本,同时简化相关审批手续,助力“幼苗”扎根厚土。
据统计,我区通过集群平台入驻的企业约1.83万户,累计为初创企业节省成本1400余万元。现在,集群平台注册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提供申报协助、资源对接等多项配套服务。

今年以来,我区抓住北京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建设契机,深度开发高校人才资源禀赋,创新打造了“1+1+5+N”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机制,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从项目孵化到市场拓展的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4月,区市场监管局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联合成立全区首家“校地合作”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站,机制启动以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3个创业团队回流昌平注册公司,现已领取到营业执照。
“我们今年来持续深化全程网办、一网通办服务,持续扩大集群注册平台,通过多种创新举措,打造全流程服务生态闭环,帮助经营主体快入准营。”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各项措施精准契合企业需求,在降低经营主体准入门槛的同时,进一步破除信息壁垒,优化资源配置,赋能企业发展。如今,我区打造起便利化、智能化、规范化的一流准入服务昌平样板,吸引着越来越多创业者来到昌平扎根。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北京昌平经济开发区:http://bj.taxs.vip/park/view.html?id=9789
来源:北京园区招商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