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低空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构筑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5年08月08日 10:46:14低空技术产业浏览量:0次

       2025年1月,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延庆“打造低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先导区”。半年来,延庆区依托良好空域条件,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创新服务模式,优化产业生态,大力发展低空技术产业,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北京市中关村延庆园里,每天都有数十架无人机进行飞行测试,展现出低空技术产业的活力图景。目前,这片热土已培育出覆盖应急救援、生态监测、文化遗产保护、城乡物流、文旅体验等多领域的应用矩阵,科技赋能的触角延伸至城市运行的各方面。

  7月底暴雨红色预警期间,无人机发挥重要作用。延庆区调派多架侦查、投送等功能型无人机前往四海、珍珠泉等乡镇开展路况巡视、物资投送、喊话照明等工作,为救援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在生态治理领域,低空技术同样大显身手。6月,延庆区生态环境局依托北京八达岭低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低空无人机技术,对康庄镇的企业集群进行非现场检查,精准发现在施工地的扬尘问题、企业异常生产状况、设置旁路偷排情况及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情况,推动生态环境执法向智能化、精细化转型。

  全域场景开放更让创新活力持续迸发。长城保护无人机试点构建起全天候巡检网络;与美团合作的北京首条常态化无人机配送航线让“空中快递”成为现实;推出低空旅游消费季活动,依托八达岭机场开展空中游览、高空跳伞、飞行体验等项目,“五一”假期八达岭机场游客总数同比增长95.6%……从应急救援的“空中尖兵”到生态监测的“智能鹰眼”,从长城保护的“科技卫士”到文旅消费的“低空新体验”,一项项突破性应用落地生根。

  产业的蓬勃发展,源于延庆对“筑巢引凤”的深刻践行。在374平方公里、净高1098米的开放空域这一天然优势基础上,延庆正不断集成政策、集中资源,优化园区设施和产业生态,为产业发展搭建起坚实平台。中关村延庆园无人机产业园投入使用,航天时代飞鸿无人系统产业基地一期主体完工。中发展领航科技园、中机科无人系统检测实验室及人才保障房等配套项目正加速推进,不断完善产业服务功能。北京氢能通用航空创新研究院落户延庆,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先进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技术市级重点实验室,与北方工大共建空地协同自主式交通智能感知与韧性控制市级重点实验室,为技术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安全体系的完善则为产业发展系上“安全带”。开展无人机“一机一码”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UOM系统)备案工作,编制示范区飞行管理规范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开展低空技术企业安全生产培训。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共建八达岭低空安全研究院,开展低空安全研究、标准制定等工作。在长城景区试点部署无人机广域识别系统,服务重点地区低空安全保障……一系列举措为区域构建起全流程安全管理机制。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目前,延庆区已集聚无人机企业133家、通航企业8家。航天时代飞鸿跻身“独角兽”行列,远度互联、清航装备进入快速成长期,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航天五院514所等“国”字头无人系统检测机构落户延庆。2025年上半年,无人机产业营收5.5亿元,同比增长7.5%;产值3.7亿元,同比增长67.5%。

  延庆区将以更高标准谋划布局低空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成果转化机制和产业组织模式,推动创新资源集聚,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低空技术要素聚集区,让低空技术产业成为延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区域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更多相关产业资讯请关注:北京延庆招商服务平台:http://bj.taxs.vip/park/view.html?id=10838

展开
北京园区招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