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发展所需的全要素支撑,到外企发展能级的跃升,再到外资本土协同的“雨林式”产业生态……11月5日至10日,2025年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拉开帷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以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及行业知名跨国企业在区内的发展实绩为例证,向全球企业展示一片“落地即扎根、扎根即成长”的创新沃土,诚邀全球伙伴共享发展机遇。
全要素支撑
构建“来了就能扎根”开放体系
营商环境是决定企业能否落地、成长、深耕的关键因素。“我们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吸引外资、推动高水平开放的核心抓手,通过空间载体升级、政策迭代和服务机制创新等,为外企提供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全要素支撑,构建‘来了就能扎根’的开放体系。”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空间载体是企业“落地即安家”的物理保障。为满足不同产业领域外资企业的空间需求,经开区打造了多个专业化、特色化产业园区。在机器人领域,机器人特色产业园通过“关键技术+核心产品+应用场景”全链条模式,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在生物医药领域,经开区由政府主导的专业化产业园区有10个,涵盖细胞治疗、高端医疗器械、合成生物等产业链细分领域,总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
丰富多元的产业空间为外资企业入区发展提供“硬基础”,而要保障企业在经开区发展得好、能扎下根,还需要政策、服务等“软环境”的支撑。2025年服贸会上,经开区正式发布升级版外资支持政策“外资新6条”,围绕推动对外开放创新发展、支持外商投资多元布局、鼓励跨国总部提级功能等六大方向,为外资企业在经开区发展提供更高能级、更深层次开放的政策支持。例如,在研发中心支持方面,除认定当年给予奖励外,还依据实缴外资总额和专利成果数量追加奖励,鼓励外资企业持续扩大在经开区的研发投入、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在企业服务领域,设立外资外贸服务专区,提供“极简审批、极优服务”,覆盖从设立到日常生活的全周期需求。同时,常态化开展“我为外企找市场、找资本、找人才、找资源”系列活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对接。通过“亦庄杯”体育赛事、端午节主题日、外企迎新年晚会等文体交流,增强外籍人才归属感,营造“亦庄一家人”的开放融合氛围。
能级跃升
从“单一工厂”迈向“复合功能”齐聚
优质的营商环境不仅为区内外资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增强企业在经开区发展的信心,推动企业持续加码投资,同时吸引了更多跨国龙头纷纷入驻,实现外资企业在经开区发展能级的跃升。
在经开区扎根多年的阿斯利康,前不久在经开区启用其第六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全球研发北京战略中心。该中心是继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上海战略中心建立后,阿斯利康在中国建立的第二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阿斯利康全球首席执行官苏博科(Pascal Soriot)表示:“全新的全球战略研发中心将依托北京世界领先的科学生态系统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加速推进新一代创新药物的研发。”
阿斯利康的战略升级并非个例,仅2025年以来,经开区就迎来多个重点外资新布局:赛诺菲国内首个由跨国企业设立的胰岛素原料药生产基地在经开区启动;拜耳开放创新中心启动;辉瑞北京研发中心启用……
在新入驻企业方面,强生、百时美施贵宝、默克、西门子医疗、GE医疗、飞利浦、安斯泰来等国际知名外企于2025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北京论坛上组团落地经开区。强生计划在经开区设立亚洲首个科创中心及亚太最大医疗器械培训中心;西门子医疗落地在华首个开放式AI创新中心;安斯泰来设立在华首个研发中心;默克设立全球四大研发中心之一。此外,10月31日,IBA亚太总部在经开区揭幕。这些新落地的项目大多为企业在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战略支点,标志着外资企业正将在经开区的发展从“客场”转向“主场”。
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外资企业在亦庄已实现从单一工厂布局,到发展涵盖研发、数据跨境、创新药生产的‘总部+研发+先进制造’复合功能升级,从‘为中国’向‘为全球’的战略跃迁。”
“雨林式”产业生态
“上下楼”即“上下游”
一个个外资企业的加码布局和高能级落地,聚木成林,推动北京经开区形成外资集聚及外资本土合作共赢的“雨林式”产业创新生态,基本实现“上下楼即上下游”的发展闭环。
在外资集聚方面,数据显示,北京经开区已聚集来自67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530家外资企业,涵盖研发中心、生产基地、技术转移平台等产业链不同环节以及生物医药、汽车制造、氢能等行业领域,这些外资企业的入驻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也促进了区内产业链的完善与升级。例如,全球顶尖技术转移机构史太白技术管理中国总部斯泰恩拜斯可持续技术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落地经开区一年多来,不仅为区内带来了国际化的技术资源、科技成果转化新活力,更为推动中欧协同产业化提供核心支撑。
在外资与本土的协同方面,阿斯利康与和铂医药通过在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研究合作,依托阿斯利康的全球研发资源与和铂医药的Harbour Mice®全人源抗体技术平台和AI干湿实验室,加速新一代抗体药物从发现到优化的全流程研发。和铂医药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与阿斯利康的合作,极大提升了协同效率,推动更多源头创新项目落地。”据了解,阿斯利康与和铂医药所在的国际医药创新公园(BioPark)作为外资企业聚集高地,正在规划建设总部集聚区、研发转化区、医工融合区、医药智造区等功能分区,可满足企业从研发、中试到规模化生产的各环节需求,真正实现“上下楼即上下游”的产业发展闭环。
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依托北京亦庄综合保税区的投入运营,经开区将聚焦高能级开放,为外资企业打造‘三共’(即创新共振之区、产业共创之区和红利共享之区)新标杆。进一步加快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场景链的开放发展,支持外资企业与中国企业‘汇流成河’,共同形成高精尖产业开放发展新气象;大力支持外资企业共同加入前沿技术攻坚大潮,鼓励外资企业参与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氢能等重点场景应用;持续推进政策的迭代升级,为外资企业‘在亦庄、为全球’创新发展提供更加集成的政策支持。”
据悉,2025年进博会,北京经开区将以“科技+开放”双引擎驱动整体亮相,不仅集中展示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裸眼3D等硬核科技成果,更通过“我是冠军”机器人表演、新消费场景体验、三场精准闭门洽谈及“亦庄之夜”交流晚宴等多元形式,全面呈现区域一流的产业生态与国际化营商环境,面向全球释放合作机遇、汇聚创新要素。
来源:北京园区招商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