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经开区工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开展的2025年度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班,在经开区党群服务中心一层报告厅开班。此次培训紧扣《北京市社区工作者培训办法》要求,既是经开区社区优化调整后新社工入职的“第一课”,也是新一届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前的凝心之训,旨在全方位提升辖区社区工作者政治素养与履职能力,为经开区“产城融合”“基层治理样板区”建设注入强劲动力。经开区工委管委会一级巡视员沈金坤出席开班仪式。各社区负责人、社工骨干以及新入职的社工代表共120人到场参训,其他人员线上同步学习。
据悉,本次能力提升班为期四天,课程设计聚焦经开区基层治理实际需求,紧扣新一届社区“两委”工作需要,采用“理论+案例+观摩”模式,特邀专家和优秀实务工作者授课。开班首日,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城乡社区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南开大学社会学教授唐忠新带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社区治理新实践》专题讲座。“此次培训干货满满、针对性极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参训学员纷纷表示,将以空杯心态全身心投入学习,严守培训纪律,做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能力,努力成为社区治理的“行家里手”和“贴心管家”。
亦庄新城建设的深入推进让社区服务内涵不断丰富、边界持续拓展,城市社区拓展了服务“新内容”,产业社区扩大了服务“新范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社区工作者作为政策“传递者”、居民“自家人”、基层治理“主心骨”,用脚步丈量社区辖区,用温度化解群众心事,用担当扛起“最后一公里”治理重任,是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是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核心课题。我们要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构建‘精准化培训+实战化练兵’的赋能体系。”经开区工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把“有形培训”与“有效提升”结合起来,让大家在解决民生痛点中积累经验,在服务“新对象”、化解复杂矛盾中锤炼本领,真正把能力体现在为民办事的实效上,在后续课程中,将邀请深耕社区治理20余年的“老书记”、数字化服务“技术能手”、矛盾调解“暖心达人”等实战派专家陆续登场,围绕党建引领社区工作、化解矛盾纠纷、专业赋能志愿服务工作、社区服务品牌打造等内容授课。此外,培训还设置实地参观实践环节,让学员在交流碰撞中凝聚共识,在案例分析中提升本领。
据了解,本次培训通过分层分类精准培训模式,涵盖专题理论学习、案例教学、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旨在帮助社区工作者在思想理念、服务意识和工作水平上实现全方位提升,进一步擦亮“经开社工”名牌,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回应群众多元化精细化需求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是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核心课题。上述负责人表示,做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必须拿出真招实策,让大家留得住、有奔头、能作为。经开区将始终把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持续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健全培训培养、激励保障、关怀关爱长效机制,既当好大家的“娘家人”,也做好工作的“助推器”。持续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完善“理论课堂+实践现场”的培养模式,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群众满意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让基层治理更有力度、服务群众更有温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基层根基。
来源:北京园区招商网
展开